首页 > 少儿频道 > 东方儿童 > 正文

寻找歌王?石月亮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12日 09:44)

  寻找歌王

  在神秘的怒江大峡谷居住着13个少数民族,他们至今仍然保持者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其中傈僳族更是以能歌善舞而著称。我们听说在傈僳族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歌王,他会唱很多个民族的歌谣,不过听说他平时深居简出,很少露面,想要找到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还好,我们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因为早就听说那些武林高手都是隐居世外,神龙见首不见尾,想来这个歌王也不例外。看来,想要找到歌王还真得费一番周折。歌王隐居的地方可真是不好找,路慢慢其修远兮,不过,听说穿过这个丛林就能见到歌王了,曙光就在前面。


  傈僳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起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街角、村寨,你都能够听到这样美妙的歌声。傈僳族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够一展歌喉尽情歌唱。现在这美妙的天籁之音已经飞出了怒江的高山大河,成为世界艺术殿堂里的宝贵财富。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那曲卡"的怒江,深切于高山峡谷之间,经中国西藏和云南全程2020公里流入缅甸与缅泰边境称萨尔温江。萨尔温江又流过1046公里的路程,最后归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怒江--萨尔温江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也是世界上少数生态保存基本完整的天然大河之一。

  横断山纵谷区的地貌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它经历并记录了地球演化的重大事件,特别是喜马拉雅地壳运动。在这次地壳运动中,怒江大峡谷所在的横断山脉被强裂褶皱抬升和断裂沉降,又受到东西应力的巨大挤压,形成峡谷纵列的现代地貌。怒江就在海拨4000多米的碧罗雪山和海拔5000米的高黎贡山的夹峙之下一泻千里,与相邻的澜沧江和金沙江共同构成了"三江并流"的世界奇观。

  怒江复杂的地质过程造就了异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沿经度线纵贯的地形使这里的植物成分南北混杂,而高山纵谷的地势则造就了从南亚热带到高山冻原带的完整的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布,成为举世瞩目的物种宝库。


  怒江流域的文化多样性令人着迷。在这里,傈僳族、怒族、藏族、独龙族和白族等13个少数民族各自保存着自己古老而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而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本土的 原始宗教相互包容和谐共存,这在当今由于宗教信仰及文化差异引起的冲突与战乱连绵不绝的今日世界上,怒江人展示出的多元文化如"三江并流"的自然现象一样,本来是可以携手并进的典范。

  在高黎贡山山脉中段3300米的峰巅,有一巨大的大理岩溶蚀而成的穿洞,洞深百米,洞宽约40余米,高约60米,沿着怒江北上,百里之外,就可看到这个透着白云蓝天的石洞,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石月亮。它仿佛是开天辟地就耸立在那里,在傈僳族古老的大洪水神话中,它就已经存在了。傈僳语称它为“亚哈巴”,石月亮的意思。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希望接近它,然而,它仿佛是留给勇敢者的去处,这里山峰陡峭,道路崎岖,气候变幻无常,没有勇气和毅力是无法到达峰顶的。

  怒江峡谷“石月亮”

  从六库乘车约4个小时,即到了怒江峡谷著名的风景点“石月亮。”“石月亮”在怒江边海拔3500米以上的险峻山峰上自然形成一个“圆洞”,远远望去,在晴空中真像一个月亮,它昼夜不落,与四周的景色相映衬,使人感到一种美的享受,可以说世上罕见。这个“石月亮”在当地有一个神秘的传说:在远古时代,大地上只有启沙和勒少兄妹俩人。天神授意兄妹结成夫妻繁衍人类。但龙王的独生女爱上启沙。龙王发现后非常愤怒,施出法术下起了九天九夜的倾盆大雨,洪水填满了每条沟和山箐,越涨越高,眼看就要漫过苍天。启沙兄妹躲进一个大葫芦瓢里顺水漂泊。天神立即赐给启沙一把神弩一两支神箭,启沙用箭射穿了山峰,洪水从洞里流走了,龙王的计划完全破灭。启沙兄妹俩得救了,便按着天神的授意结为夫妻。山峰上留下的这个又大又圆的洞,恰似一轮明月悬挂在那里。当地傈僳族称之为“亚哈巴”,意即“石月亮”。


  走进怒江大峡谷,您就来到了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东方大峡谷。

  怒江州的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峡谷中,怒江大峡谷最为壮观。谷地南北走向,怒江大峡谷比科罗拉多大峡谷长。科罗拉多大峡谷从支流巴利亚河口起到米德湖,全长也不过440公里。怒江大峡谷单云南段从龙陵的老卡起到贡山的丙中洛,足足600公里,西藏境内还有多长,无法精确统计,从地图上看,最少也是四五百公里,两段加起来超过了1000公里,是科罗拉多的两倍多。 怒江大峡谷也远盛于科罗拉多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最深处达1830米,而怒江大峡谷深都在2000米以上,大多数地段突破了3000米。再往北,太子雪山海拔6054米,梅里雪山6748米,峡谷更深了。

  怒江大峡谷山高、谷深、水急,两岸白花飘香,山腰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冬春两季冰雪覆盖,景色如画。

  匹河福贡民族中学校内,在一块高出地面5米左右的砂岩基石上建有教师宿舍院落,院落中立有一巨大变质岩岩石体,高3米多,直径两米多,称飞来石,系怒江东岸山体滑坡带来。奇妙的是崩岩落入院落,不偏不倚恰在中间,仅损失了北面房子屋檐一角,岩体紧靠面墙,有惊无险。

  怒江出西藏进云南,一路南下,在丙中洛孜当村附近遇王菁悬崖绝壁阻挡,由原来的从北至南急转为东至西,西转300米后,又遇丹拉大陡坡阻挡,拐了一个180度的大弯后向东流去,形成罕见的“U”字形大弯。这里的江面宽阔,江水平静,你根本感觉不到眼前的是“怒”江。碧罗雪山的一条小山梁被怒江环绕,好像一座半岛,从公路上望下去,“岛”上一派葱绿,田地树木翠竹依稀可见,疏疏落落的几十户人家,这就是坎桶村。岛上种了很多桃树、板栗树、核桃树,每到春天,桃花盛开,一片妖娆,称之“桃花岛”一点也不过分。农闲时分,江上有人泛舟捕鱼、江边有人唱歌起舞,真让人羡慕这种浪漫的田园风光。

  (2005年4月16日 CCTV-少儿频道18:30首播,4月17日 CCTV-7频道20:15重播)

责编:白秀颖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